春寒料峭,泥土芬芳。值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之際,長興縣金陵高級中學聯合太湖街道新塘村團支部、長興農商銀行新塘支行黨支部,組織20余名學生赴學校毗鄰的蔬菜大棚基地,開展特色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參與師生通過實地學習農技知識、親身體驗農事勞作,以實踐行動弘揚雷鋒精神,領悟勞動真諦,在田野間完成了一堂生動的沉浸式思政課程。
農技課堂進大棚:解碼現代農業科技內涵
"茄苗嫁接技術可提升30%抗病性,玉米育苗需精準把控溫控參數......"在蔬菜大棚內,基地技術員張振華擔任農業導師,系統講解茄科作物嫁接技術、玉米育苗規范及智能溫控系統操作要點。學生們環繞育苗架專注聆聽,或執筆記錄技術參數,或俯身觀察作物長勢,不時發出贊嘆之聲。高一(10)班學生胡小龍表示:"現代農業已突破傳統耕作模式,溫控傳感設備與智能滴灌系統等科技應用,展現了農業生產的創新維度。"
勞動實踐學雷鋒:阡陌間書寫青春擔當
理論教學結束后,學生在農戶指導下分組開展耕作實踐。部分學員于茄苗壟間規范摘除病變葉片,另有學員在玉米苗圃實施科學除草。盡管田間道路濕滑,全體參與者均保持昂揚狀態。高二(14)班沈涵悅與高一(12)班王梓銘在完成作業后表示:"初始階段難以辨識健康植株,經技術人員系統指導,現已掌握基礎農技知識。"農戶劉建國評價道:"學生們展現出不畏艱辛的實踐精神,堪稱新時代雷鋒精神踐行典范。"
協同育人新模式:勞動教育賦能成長發展
活動結束后,返程師生持續開展研討交流,普遍認為田間實踐帶來的認知深化遠超理論教學。長興縣金陵高級中學團委書記朱家慧指出:"本次活動構建了農業生產實踐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既展現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成果,又深化學生對'粒粒皆辛苦'的認知理解,更實現雷鋒精神的時代傳承。"
學校黨委委員、政教處主任張谷長強調:"學校將持續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深化'田間課堂''社區服務'等實踐平臺建設,引導學生在勞動鍛煉中塑造品格,推動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