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暖,梅花盛開,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新街小學的學生們正在一個以花木為主題的勞動實踐教室里體驗勞動帶來的樂趣。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學校勞動實踐教育開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近期,“蕭山區十佳勞動實踐教室(工坊)”出爐,其中,新街小學花木坊成功上榜!
傳承花木精神,推進生態教育,賦能全面發展,一起來了解新街小學這個獨具特色的勞動實踐教室吧!
新街小學依托地域優勢,打造具有新街印記的勞動實踐教室——“花木坊”。這一勞動實踐教室以花木生態項目化學習(E-PBL)為核心,通過豐富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綜合素養和生態文明意識,成為學校勞動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
多元空間布局滿足多樣化實踐需求
花木坊不僅是一個勞動實踐場所,更是一個集學習、展示、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空間。學校通過建構花木生態課程,設置項目化學習體系,探索出一條具有新街辨識度的勞動教育新路徑。
花木坊設有學習館、展示館和實踐館,以花木生態項目為依托,通過建構花木生態課程,設置項目化學習體系,以多元評價的方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增加勞動實踐體驗,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實踐館內設有生態瓶制作區、營養土培植區、手工制作區、作品展示區、課程成長區等,滿足不同勞動實踐項目的需求。
分層遞進課程助力個性化成長
新街小學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水平,設置分層遞進的課程內容,涵蓋絨花、香膏、精油、園藝等多個領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勞動實踐中有所收獲。同時學校不斷豐富校本花木課程,探索新勞動教育課程新途徑,創編花木坊特色校本教材。學校絨花、香膏和精油社團的勞動作品還受邀參加杭州市勞動集市及杭州公民愛心日等義賣活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學生不僅展示了勞動成果,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此外,學校還通過“1+1+X”課程體系,即“一個勞動工坊+一個勞動實踐基地+N個勞動實踐課程”,確保學生在基礎成長的同時,能夠根據個人興趣進行個性化發展。這種模式既夯實了學生的勞動技能基礎,又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
推動勞動教育縱深開展豐富課程內容,拓展實踐形式為蕭山美好教育提供新街樣板,讓孩子如花木般茁壯成長
部分來源:蕭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