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2025年春季學期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安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通知,全面部署新學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重點圍繞責任落實、風險防控、專項整治、智慧監管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壓緊責任鏈條,強化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園)長負責制,將食品安全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規范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各級包保干部要在開學前完成對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等的實地督導,推動問題整改閉環。同時,深化“校園餐”專項整治成果,嚴查食材采購、供餐運行中的責任、作風及腐敗問題,加強部門協作,形成監管合力。
嚴把開學首餐關,筑牢安全防線
開學前,各學校要開展首餐保障專項自查,重點核查從業人員健康證明、食材質量、設施設備運行及環境衛生情況。明確要求清理變質過期食材,禁用臨期食品及預制菜,并做好錯峰就餐安排。對未完成排查或存在隱患的食堂及供餐單位,一律禁止供餐。
全覆蓋排查隱患,精準防控風險
開學兩周內,各縣(市、區)教體與市場監管部門將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覆蓋所有學校食堂、承包企業、校外供餐單位及周邊食品經營者。重點檢查原料來源、人員健康管理、環境衛生、“三防”設施、加工留樣等環節,檢查結果100%錄入省級監管平臺,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深化智慧監管,提升防控能力
全面提升“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質量,學校食堂關鍵區域攝像頭視頻信號要100%接入省級平臺,全面推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實際應用。落實食品安全責任險全覆蓋,校外供餐單位保持ISO22000認證,強化大宗食材供應商監管,從源頭保障食材安全。全面鞏固提升“十統一、六到位”管理模式,強化風險防控能力。
強化共治共享,構建長效機制
推動建立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完善滿意度測評及即訴即辦機制,暢通師生訴求渠道,深入開展“家校共管”工作。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培訓,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普及健康飲食及反浪費知識。同時,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對突發事件快速響應,維護校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