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西湖小學勞動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即在學習與勞動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主要包括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以及勞動精神。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食育坊
飲食安全與健康類
食育課程不僅讓學生認識飲食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性,還讓學生養成了衛生健康的飲食習慣,預防食物中毒和其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身體造成傷害。學生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設計一個合理菜譜。
飲食文化趣談
中國菜的烹飪方式常用的有50多種,包括炒、炸、煎、烤、煮、蒸等。通過這些烹飪方式,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和習俗。
食材培育
課堂上,孩子們學習食物的營養價值、食品安全知識,了解不同食物對身體的作用。通過趣味實驗、案例分析,他們學會辨別健康食品與垃圾食品,明白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實踐操作訓練
協作與互動
學生們圍坐在桌旁,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并積極參與討論。每個人都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氛圍。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
教師正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老師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每一個步驟,并鼓勵他們勇敢嘗試。學生們學得開心快樂,不僅掌握了新的知識,還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保持桌面整潔、注意個人衛生等。
美食制作
學生們圍上小小的圍裙,戴上廚師帽,開始展示精湛的廚藝。在烘焙環節,烤箱里飄出的香甜氣息彌漫整個教室。孩子們親手制作的餅干,承載著滿滿的成就感。
展示與分享
“看,我包的餃子怎么樣?”學生們化身專業“小廚師”,相互分享著、欣賞著、品評著,陶醉在勞動創作的喜悅中……
一切生活都是課程,一切課程源于生活。食育帶領學生們走進最原始的生活需求,了解食材、感知食物、參與制作、體驗食育,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勞動習慣,也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學會節約和感恩。濮陽市西湖小學將繼續開展富有創意和趣味性的食育課程,為學生們的成長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