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月三”節是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紀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向往之情的節日。節日期間,各類民俗活動和集體聚餐活動增多,且春季氣候溫濕多變,各類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容易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引發食品安全事件。對此,省食安辦特作以下消費提示:
01
糯米飯、糍粑、“魚茶”、米酒等是海南“三月三”的特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選購時,要注意觀察食品外觀和氣味,一旦出現變色、沉淀、渾濁、雜質、絮狀物、發霉、變味等感官異常現象,說明食物很可能已經變質,應避免購買食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應確保外包裝完好無損,食品標簽信息齊全清晰,避免購買漏氣、包裝破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02
“三月三”期間,集體聚餐增多,建議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原料,不購買、不食用來源不明的食品,謹慎選擇生食海產品、冷葷涼菜、野生菌等高風險食品。烹飪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莢類食品可先過沸水再煸炒,確保熟透;冷凍食品烹飪前應徹底解凍;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餐后剩余熟肉制品要及時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時燒熟煮透,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食用。
03
外出就餐時,建議選擇持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就餐環境及管理較好的餐館就餐,并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盡量不要購買流動攤販銷售的直接入口食品。網絡訂餐時,建議消費者選擇配送距離較短、公示的證照信息齊全的餐飲單位訂餐,收到食品后要檢查包裝及食材質量,發現問題要當面拒收并及時聯系商家處理。如確認無誤后要盡快食用,避免因長時間存放造成食物變質。
04
戶外活動時,切勿隨意采集未食用過或不認識的野菜、野果、野生蘑菇等,以免誤食中毒。一旦食用后出現中毒癥狀,應盡快就醫。
05
各餐飲服務單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須持有效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方可營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自查自糾,嚴禁超負荷、超范圍經營;應在經營場所內張貼制止餐飲浪費相關提醒提示,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過量點餐;倡導提供小份菜、半份菜,開展“光盤行動”,提醒消費者剩菜打包,杜絕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