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春秋小學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通過“1+N”多學科融合教育模式,打造中小學項目式教學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中磨練意志、強健體魄、增長智力,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創設“開放性”勞動教育校園環境
春秋小學在校內規劃“校園智慧立體種植空間”,實施“分地到班”,為學生提供勞動平臺與場所,并設置勞動教育成果展示長廊,記錄跨學科融合下的勞動教育成果,為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進一步親近社會生活、親近自然生態。
開發“系統化”1+N勞動教育課程
一是設計勞動教育與五育銜接的課程案例。初步推行“勞動教育+勞動體驗/綜合”融合課程,學生討論總結農作物培育、種植和管理方法,進行深翻、平整、播種、澆水、施肥和維護,跟隨節氣體驗春耕、夏作、秋收過程。二是生成以勞動教育為支點,輻射五育的實踐案例。在勞動實踐中,推動語文、數學、科學、美術、道法等學科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引入農耕文化、園藝勞動、勞動詩詞、勞動歷史、勞模精神、勞動品質、勞動藝術等,實現跨學科融合,激發獨特的“化學效應”。三是構建學齡銜接有序的勞動教育課程,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做到勞動課程全覆蓋。截至目前,學校設計了24類勞動項目,8種職業體驗,明確劃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要達到的階段性勞動目標。
建立“多維度”勞動教育保障體系
每周安排一節勞動教育課,并進行相應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勞動教育與五育同頻共振。配備6名從事勞動教育的專職教師,所有學科教師作為勞動教育的兼職教師,共同開展勞動教育的跨學科探索,形成有效的專業互補力量。成立勞動教育教研小組,研討共融模式下的勞動教育課程開發、教學實施。特邀曲阜師范大學科研基地有關專家指導勞動課程,提升勞動教師的專業素養。開展“勞動研究性學習——小課題研究”,有效指導勞動教育。
近年來,春秋小學統籌校內外資源,將校內基地實踐、社會實踐和家庭實踐緊密結合,構建全方位勞動育人實踐體系,勞動教育案例先后被山東省教育廳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評選為“典型案例”,獲評“濟寧市勞動教育示范校”“濟寧市城區教學創新成果獎”,真正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