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的重要指示,傳承勞動精神,豐富學生寒假生活,富陽區各校在寒假期間以勞動清單“每月一技能”和《勞動教育實踐指導清單》為抓手,組織學生開展了“新勞動教育”寒假實踐體驗活動。
陽陂湖小學
一二年級:“小小相框傳溫情”
孩子們利用寒假時間,與家人一起動手制作中醫藥元素相框,將家人的照片和中醫藥材巧妙結合,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增進了親子感情,更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三四年級:“巧手繪傘識百草”
孩子們以中草藥為創作元素,在紙傘上繪制出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中草藥圖案,并查閱資料了解其藥用價值,在繪畫中學習中醫藥知識,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六年級:“食療養生迎新春”
孩子們化身“小小營養師”,查閱中醫典籍,了解食材的性味歸經,設計出既美味又養生的年夜飯菜單,并用繪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實踐中學習中醫養生知識,傳承中華飲食文化。
東吳小學
家務勞動實踐:學校布置了豐富多樣的家務勞動任務,如打掃衛生、烹飪美食、清洗衣物等。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家務勞動計劃,每天堅持完成相應任務。
傳統文化傳承: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寫春聯、剪窗花、制作傳統美食等具有濃厚傳統文化氛圍的活動。鼓勵學生向長輩學習傳統技藝,了解春節習俗背后的文化意義。
富春中學
春節美食制作:味蕾上的年味
富春中學的學生化身小廚師,親手制作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春節美食。從傳統的餃子、湯圓到創新的年夜飯佳肴,每一道菜肴都凝聚著他們對家的深情和對美食的熱愛。
家務勞動實踐:獨立自主的見證
富春中學的小小勞動者們在家務勞動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他們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每一滴汗水,都閃耀著獨立自主的光芒。
生產勞動挑戰:技能與智慧的結合
富春中學的學生不僅動手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藝品,還親自拆解、修理了家中的電風扇等小家電。從選材、設計到制作,從拆卸、檢查到維修,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服務勞動體驗:社會責任與奉獻精神的傳遞
富春中學的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他們傳遞著愛心與溫暖,為社區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段志愿服務勞動的經歷,不僅鍛煉了他們的社交能力,更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讓他們在服務他人中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
富春七小
一二年級:傳統美食制作和剪窗花活動
富春七小一二年級的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和面、拌餡,小手忙得不亦樂乎。餃子、湯圓、年糕等傳統美食在他們手中誕生。雖然形狀不太規則,但每一口都飽含著孩子們的努力與歡樂。剪窗花時,孩子們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著線條裁剪,一幅幅精美的窗花作品躍然紙上,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
三四年級:中國結和創意燈籠的制作
富春七小三四年級的孩子們仔細研究編織教程,從挑選彩繩、學習基礎結法,到組合成型,一步步克服困難。一個個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中國結在他們手中誕生,或掛在窗前,或擺放在家中顯眼位置。制作燈籠時,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各種材料,如彩紙、塑料瓶、易拉罐等,制作出獨具創意的燈籠。
五六年級:寫春聯和做醒獅頭
富春七小五六年級的孩子們認真研墨、鋪紙,揮毫潑墨,寫下一副副對仗工整、寓意美好的春聯。做醒獅頭則需要耐心和細心,從裁剪卡紙、繪制圖案,到粘貼裝飾,每一個環節都不容馬虎。同學們相互交流經驗,互相幫助,最終完成了一個個威風凜凜的醒獅頭,為春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熱鬧。
富春三中
七年級:團圓餃子——家的味道,溫暖傳承
富春三中七年級的同學們在寒假期間,與家人一同動手包餃子,體驗從和面、搟皮到調餡、包制的全過程。
八年級:年年有魚——清蒸之藝,寓意吉祥
富春三中八年級的同學們學習制作清蒸魚。從挑選新鮮的食材,到掌握火候與調味,每一步都考驗著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九年級:步步高升——紅燒排骨,寓意美好
富春三中九年級的學生們以紅燒排骨作為實踐項目。學生們從選材、腌制、炒糖色到慢燉,每一步都力求完美,不僅學會了烹飪技巧,更在過程中鍛煉了耐心與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