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防嚴管嚴控學校食品安全風險,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淅川縣市場監管局發布春季校園食品安全提示:
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嚴格落實校長(園長)負責制,依法依規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管理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并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風險隱患清單并動態調整,認真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
二、規范食品原料貯存
從正規渠道進貨,按規定索證索票,留存每筆購物或送貨憑證,并做好入庫查驗和記錄;分區、分架、分類、離墻、離地存放食品;嚴格落實安全溫度存貯食品成品;貯存散裝食品時,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使用期限等內容;遵循先進、先出、先用的使用原則。
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對經營場所環境衛生、設備設施等進行全面清潔,確保加工場所天花板和墻壁無剝落、霉斑、積塵、蜘蛛網等,排水溝通暢,“三防”設施齊全并運行正常,進一步完善鼠害防制措施,保證各類加工設備、留樣冰箱、冷庫、消殺設備等運轉情況正常。對庫房內留置的原料、半成品、調料等全面檢查清理,及時消除腐敗變質、過期、“三無”等食品安全隱患,并做好自查自糾相關工作記錄。
四、規范加工制作過程
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加工制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食品變質和交叉污染。不加工制作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高風險食品及法律法規禁止加工制作的各類食品。嚴格落實食品留樣制度,做好留樣時間、留樣食品名稱、留樣人等食品留樣記錄。
五、加強復用餐飲具管理
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餐飲具清洗、消毒工作,設置專用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或設備,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清洗、消毒劑。嚴格遵循操作規程,確保清洗后的餐飲具無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殘留。采用物理消毒的,消毒溫度和時間應符合相關要求,餐飲具之間應留有一定間隙,確保均勻受熱;采用化學消毒的,消毒液配制行為和消毒液濃度符合相關要求。消毒后的餐飲具存放在清潔、專用、密閉的保潔設施中,大件餐飲具可使用敞開式的貨架存放,采取防護措施。
六、加強從業人員管理
嚴格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并做好相關記錄,強化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組織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和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明確食品安全崗位職責,壓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七、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加大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鼓勵將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等內容納入課程體系,推動食品安全知識進課堂、進校園,提升教師、學生及家長食品安全意識和營養健康素養。
八、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學校要根據在校學生健康膳食要求,科學合理設置菜單,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宣傳和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教育,引導學生養成崇尚節約、厲行節儉的良好習慣,按需用餐,適量點餐,引導師生踐行“光盤行動”理念,自覺抵制食品浪費行為,形成“文明用餐、節約用餐”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