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1110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抓實科普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建議”收悉,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經商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現答復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視勞動教育、研學旅行與科學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單獨開設了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和科學等課程,出臺專門文件明確中小學研學旅行有關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國家文物局指導各地充分利用博物館教育資源,支持開展青少年研學旅行。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推動研學旅游規范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政策指導
為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大中小學校組織實施勞動教育提出指導性要求,重點解決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明確要求大中小學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深化行動》),從科學素養提升等5個方面提出14項工作舉措,要求加強科學類學科教學,持續深入開展科普教育,加強教學裝備配備和使用。
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基一〔2016〕8號)、《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文物博發〔2020〕30號)等文件,從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建設研學旅行基地、規范組織管理、健全經費籌措機制等方面,對研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和系統部署,提出了博物館研學活動相關指導性意見。
二、支持場所建設
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等主題研學實踐活動,基本形成以基地為站點、營地為樞紐的全國研學實踐教育網絡。國家文物局會同教育部將95家博物館及相關機構列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更好滿足青少年相關教育需求。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和鼓勵各類文化和旅游資源面向青少年提供研學場景,指導各地開展豐富的主題研學旅游活動。
三、豐富課程資源
教育部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設立勞動教育專欄、科普教育專區、研學實踐教育專區等,推介勞動教育、人工智能等科普教育、研學實踐精品線路等資源,促進優質資源的共享與使用。鼓勵各地利用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組織開展各類文化專題實踐等系列活動,促進研學實踐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激發中小學生學習興趣。
國家文物局引導各地考古文博單位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和平臺優勢,強化館校共建,探索區域協作,充分利用寒暑假、傳統節假日等策劃青少年研學活動等,引導中小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驗和反思,不斷增強育人實效。
四、健全專業團隊
教育部成立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勞動教育專委會,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專業支持和指導,不斷提升勞動教育科學化水平。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黨組織書記、班主任、德育骨干等示范培訓,提升教師開展勞動教育的能力。
為落實《深化行動》要求,教育部連續三年組織開發2022年版義務教育勞動、科學等課程標準國家級示范培訓線上課程,針對一線學校教師具體問題開發若干答疑課程,為校長、教師理解勞動、科學等課程實施要求并有效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指導,助力一線教師素養提升,受到廣泛好評。
文化和旅游部加大研學行業人才培訓力度,組織開展對旅行社、導游等從業人員的培訓,豐富研學活動相關培訓內容,要求市場主體嚴格履行合同約定開展研學活動,提升研學質量。支持旅游行業協會、重點旅行社企業加大對研學從業人員的培訓。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指導,強化勞動教育和科學教育,持續開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提煉總結典型經驗,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不斷提升實施質量。國家文物局將鼓勵高等院校與博物館加強合作,不斷充實博物館教育人才隊伍,通過策劃精品研學活動、實施志愿者招募計劃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走進博物館,實現“游中有所學,行中有所得”。文化和旅游部將支持各地因地制宜不斷提高研學產品供給服務水平,面向青少年提供優質文化和旅游資源,大力培育研學旅游專門人才。
再次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