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亚洲精品一二三区_网站免费满18成年在线观看_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_日韩av在线资源

 食品伙伴網(wǎng) | 食品有意思 關于我們

【工作總結】煙臺: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大季家中心小學勞動教育活動總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02-26  來源:煙臺市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文件精神,大季家中心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基于“讓每個生命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價值,為成長賦能”的課程理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制定了勞動教育整體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開展了勞動教育系列活動,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勞動實踐,實現(xiàn)新時代勞動教育對小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提升。
    以勞育人筑夢新篇
    ——大季家中心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總結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文件精神,大季家中心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基于“讓每個生命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價值,為成長賦能”的課程理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制定了勞動教育整體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開展了勞動教育系列活動,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勞動實踐,實現(xiàn)新時代勞動教育對小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課程建設,助力實施
    全覆蓋推進課程融合和學科滲透。學校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并以新課標為引領,進行主題教研,探究、發(fā)現(xiàn)、梳理出與勞動教育有關的知識點和實驗項目,積極探索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開發(fā)形式多樣的校內勞動課程。通過升旗儀式、勞動教育課、勞動技能大賽、耕讀勞動實踐體驗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最光榮”,進一步體會勞動價值的內涵和意義。
    二、多彩活動,聚焦引導
    多形式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勞動+文化”“勞動+生態(tài)”“勞動+志愿服務”等融合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家庭、社會勞動服務。一是日常生活勞動。開展校內勞動教育,發(fā)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推行勞動清單和學生勞動核心素養(yǎng)評價方案,組織學生參加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綠化美化、冰雪清理等勞動。二是家務勞動。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勞動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價值,幫助孩子從小養(yǎng)成勞動習慣,形成勞動自覺。指導學生踐行“孝親、敬老、愛幼”,家長和孩子們共同簽訂家務勞動契約,確定適當家務勞動清單,如洗碗、拖地、整理家務等,積極參與家庭勞動。三是生產勞動。組織學生到勞動基地學習刨紅薯,收花生,拔蘿卜等活動,體驗農民的辛勞;巧做月餅,喜迎中秋,經(jīng)歷做面點師的喜悅;體驗冰糖葫蘆的制作,傳承傳統(tǒng)技藝,領悟祖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四是社會公益勞動。學校以家委會為依托,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參加社區(qū)垃圾分類、走進敬老院等公益活動。五是社會實踐勞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拓寬學生視野,組織學生開展“尋訪家鄉(xiāng)味道感受‘醬’心精神”新欣和之旅社會實踐活動,親身體驗醬油的制作過程。
    三、勞動清單,筑牢勞動根基
    以培養(yǎng)學生勞動素養(yǎng)為核心,本著落實、落細、落小的原則,以勞動清單為引領,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過程中提升勞動技能,磨煉勞動意志。清單設計遵循依據(jù)10個任務群,在各個課程群內分別設計不同的項目學習主題,并依據(jù)各年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分學段制定學習要求和勞動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
    低年級以獨立能力培養(yǎng)為主,自己準備冬天所穿衣服,學會用笤帚、拖把等工具掃地、拖地,懂得清洗拖鞋、襪子,整理書桌,布置餐桌,清洗碗筷;中年級學生可以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布置教室及走廊,安全使用和維護廚房小家電;高年級學生能夠了解家常菜的食材種類,會烹飪家常飯菜及面食糕點制作。
    勞動實踐探究以家庭為單位,我校將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六設成“家庭勞動日”,并制作勞動清單。一、二年級把家庭生活中可轉化為教學資源的部分與校內一日常規(guī)進行整合,根據(jù)講衛(wèi)生、會整理、知孝親三個板塊進行規(guī)劃,側重于習慣的形成。三、四、五年級把習慣體驗升格為適當?shù)捏w力勞動和技術勞動。鼓勵學生自覺參與、自己動手,隨時隨地、堅持不懈的進行勞動,如進行衣物洗滌、物品整理、衛(wèi)生清潔、垃圾分類、做家常菜、面食制作等。以家庭烹飪的勞動教育為例,同學們通過研究性學習,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道德與法治、德育活動、安全教育等多個學科、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引導學生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進行家庭烹飪勞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對廚房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到最后成了掌握基本料理技能的“小廚師”,大大提升了學生對家庭勞動的參與度,具備滿足生存發(fā)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創(chuàng)新思維,勞動教育多維評價
    以多元化的的“勞動教育課程”為契機,通過讓學生勞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勞動的熱愛,提高學生勞動實踐技能,增強同學間的合作,加深彼此的友誼,讓學生體會到,一個人的個人修養(yǎng)是從學會勞動開始的,懂得“勞動是最光榮的”這個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
    在勞動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建立以勞動教育測評手冊為主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品質四方面素養(yǎng)體現(xiàn),分享勞動心得等方面出發(fā),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統(tǒng)籌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評價內容等。學期末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學校設計了與勞動清單相配的評價方式和勞動評價手冊,注重發(fā)揮評價的育人功能。學校還將學生參與勞動的過程納入學生的成長檔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四感”:熱愛勞動的儀式感、激發(fā)勞動的參與感、投入勞動的體驗感、創(chuàng)造勞動的成就感,讓同學們在勞動中放飛多彩夢想,成就出彩人生。
    五、用心澆灌,碩果累累
    埋頭耕耘,收獲不期而遇。第八屆小學生勞動成果展評活動中,叢秀文老師指導的日常生活勞動《安全自護我能行爭做家電小管家》獲得區(qū)級二等獎;宇楠老師指導的社會實踐《尋訪家鄉(xiāng)味道感受“醬”心精神》和侯翠翠老師指導的生產勞動《巧手編提籃傳承綠色技藝》均榮獲市級一等獎。
    我校的勞動經(jīng)驗做法被煙臺市綜合實踐公眾號、中國網(wǎng)、開發(fā)區(qū)教育、大眾日報公眾號等多家媒體報道。
    六、過程中的瓶頸和困難
    1.學校針對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評價指標較為單一,僅根據(jù)勞動成果、勞動清單進行易于操作的量化評價,未能關注學生勞動學習的全過程和核心素養(yǎng)的全方面。
    2.從師資上來看,雖然保證了課程的開設,但是部分教師存在兼職現(xiàn)象,開課質量有待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學校要加強學校農耕實踐園的建設,確保學生勞動能出成果;學校勞動技術教育專用教室。勞動教育課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引入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勞技室以更有效的實現(xiàn)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
    2.隨著勞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不斷推進,學校要結合具體的階段性發(fā)展目標研制“實施效果評價清單”,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發(fā)展開展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與綜合評價。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以達到勞動育人的目的。結合學校的實際,有目的,有主題的組織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在勞動的過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的原則,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勢的趣、活、實。
    八、不忘初心,篤定前行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回顧這一年,我們是行者,是學習者,更是探索者,大家彼此見證提升,分享收獲的快樂。未來,大季家中心小學的勞動教育老師們將繼續(xù)為共同的勞動教育夢想,守望共同的教育情懷,把這份厚望與期待化為工作中的熱情和動力,在教書育人的光輝事業(yè)上描繪出精彩絢麗的一筆!
 

聲明:

  • 1.凡本網(wǎng)所有原始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食育網(wǎng)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食育網(wǎng)”
  • 2.凡本網(wǎng)“來源”處標記“×××××(非食育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聯(lián)系方式:電話?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網(wǎng),作為行業(yè)信息交流和推廣傳播平臺,旨在通過匯總行業(yè)信息,舉辦行業(yè)活動等,呈現(xiàn)中國食育發(fā)展動態(tài)。
電話: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郵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阜外亮甲店1號恩濟西園

  • 食育網(wǎng)公眾號

  • 食育網(wǎng)視頻號

  • 劉老師 18500193189
    (微信同號)
  •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60202000128號

    • 關注微信

    • 聯(lián)系電話

        010-68869850